11/11 The King and the Mockingbird 國王與鳥

雖然第一部片幫自己安排了在週末的中午時段,不過片頭開始那輕柔的鋼琴配樂,還是差點喚醒我體內的瞌睡蟲。
在片長八十七分鐘的劇情裡,能言擅道的大鳥才是左右結局最重要的人,於是巧言令色的佞官與直言不諱的諌臣,原來也只有一線之隔。


11/11 Mind Game 心靈遊戲



11/12 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大家來我家

因為記錯電影開演時間,所以當我以狂奔的速度從家裡衝至戲院時已是滿頭大汗,還好,才剛開始進場。也許是戲院裡的空調太過悶熱,無法順利化解因為我全速衝刺所造成的體熱,我的身體如同電影開始的那一地雨後的柏油。
觀眾們依序持票依序進場,在後台的歌星們三三二二的群聚著,有人珊珊來遲依舊不慌不忙,有人大刺刺的就翹著二郎腿哼著歌曲,雖然牆上的廣播定時倒數開始表演的剩餘時間,但整個後台似乎沒人當它一回事,那些歌星們依舊聊著一些在他們腦海中即將被淡忘的回憶。
是的,一群年逾半百的歌星,在一個老舊的表演舞台,維持著已經超過三十年的廣播現場秀,每首音符悠揚的歌曲中,牽引的是他們關於這首歌的回憶,一種細細的味道,淡淡的餘溫。只是由於財團的收購,他們的節目在今晚過後將劃上句點,所有人都知道,但幾乎所有人都不想多提,甚至連廣播主持人都不想在節目尾聲發表告別演講。
於是節目依舊在歡樂的氣氛中行進,歌手們微笑唱著每首輕快的鄉村歌曲,縱使他們知道明天不能再唱,縱使知道在他們表演的當時,有另外一位伙伴已經悄悄離開人世,他們站上舞台,仍舊唱。
如同影片簡介所提到的:『影片表面說的是現場廣播節目的台上台下,但骨子裡卻滿是導演讓忠實影迷熟悉不過的簽名印記。』
電影散場後,我回想片段,才發現裡頭夾雜的,是那些老靈魂們曾有的青春。


11/13 Demented 風葬的童年

我試著忘記那些不愉快的畫面與回憶,忘記那些表面討好卻實際敷衍的人,抹掉後浮現的是一片藍天綠地的空曠,我獨自站著,無力的目送哥哥駕車疾駛而去。

我常在想,也許當中疏漏了什麼,讓我現在躲在這個小地方透著牆上的孔,全神灌注凝望。

生病的母親在最清醒的時刻都忘了他的兒子;頤指氣使的繼母操弄農莊的一切,爸爸卻什麼也使不上力;擁有漂亮臉蛋的大女生,跟著粗淺的同齡男子躲進樹林深處做些我不了解的事;哥哥暗自酗酒哭泣的原因是另一個男生告訴他要訂婚了。

沒有人告訴我這一切怎麼了,直到那天早晨我看見哥哥吊死在倉庫。

我試著忘記那些不愉快的畫面與回憶,畢竟這是我的暑假,縱使我多麼的不想升上國中,透過小孔吹進來的風裡,我似乎聽到了什麼聲音,我越是專注,那聲響就越明顯,突然的,我扣下板機,那聲響就完全的清楚,一次,二次,三次,我完全聽清楚了。

全片節奏緩慢的驚人,也許因為這樣的緩慢,才能爆發出另人意外的結局,電影結束,螢幕上無聲的捲出一堆人名,觀眾們亦是靜默離場,仿偌默哀。


11/15 Drawing Restraint 9 掙脫9

就在當天上午,朋友傳了個網址來要我先做一下功課,就其內容仔細的看了數次之後,似懂非懂,到了進戲院前我幾乎忘了那篇文章的內容。還好與我同行的朋友對馬修巴尼先生的作品不陌生,雖然在看完之後他還是說了句:「這部片到底想表達什麼。」

我一直無法將這類片影片做個歸類,沒有劇情,台詞少得可憐,影像與音樂結合出的畫面任由觀眾們解讀與想像(有時我還滿喜歡這種調調),當然導演拍出這樣的作品一定有他的想法與道理,只是觀眾想不想知道是另外一回事。

坐無虛席的戲院在散場後,我不覺得難看,但也不是用高八度音調激昂的手舞足蹈說好精采,就如同本次影展手冊裡說的:「莫名其妙」。


11/16 Free Jimmy  吉米闖天關

如果要顯示黑色的深沈,那麼用白色來襯托是最適合不過。

如果要呈現悲傷的結局,那麼先讓觀眾開懷大笑是不錯的做法。

一隻大象,企圖在一群自以為天大理由擁有牠的人類中求生存,於是到最後才發現,真正令人心寒的,不是滿臉橫肉的兇神惡剎,而是那些偽善者。

吉米終究過不了關。


11/18 Always- Sunset on Third Street Always永遠的三丁目

週末的早場電影,我匆忙拎著早餐趕赴開演前就位,手扶電梯上我三步做二步走,讓我突然想起那段在補習街的某個清晨。

如果知道一個人樂觀與否,就讓他回憶往事,如果即使最艱苦的過往片段說來輕鬆愉快,我想他應該就算是一個樂觀的人吧。本部片實在是齣溫馨指數破錶的電影,加上適時的電影配樂,讓影片中的下雪鏡頭都有了令人舒坦的溫度。

故事裡的每個人,雖然生活在物資缺乏的戰後年代,但似乎心靈都好富足,電影裡的東京街頭,與我數年前所朝拜的相去甚遠,鄰居們情感熱絡,彼此相互照應扶持,連鄰居們的第一台電視都能造成轟動,不過與台灣買電視看布袋戲不同的是,他們買電視看摔角。

整部片看完後會有種熟悉的感覺,像是在多年前台灣無線電視頻道造成收視熱潮的連續劇,如果你也容易被這種溫馨電影感動的話,再耐心等一會兒,就快上院線了。


11/18 Hula Girls 扶桑花女孩

這部片的開頭讓我感覺有一點點像是「哈拉猛男」東洋版。

不過畫面美化了,變成了妙齡少女的夏威夷草裙舞,配樂與情節營造出溫馨感人的氣氛。

從四個完全沒有舞蹈基礎的女生,進化到數十人專業草裙舞女郎,鬆解了週遭原來封閉保守的思想,不過對我來說,本片最大的貢獻是讓我了解到,原來夏威夷草裙舞中的手勢,都有它所代表的意義。


11/18 Breakfast on Pluto  冥王星早餐

我不知道這部片有沒有片商安排上院線,因為我覺得這是部很值得看的電影。

劇中主角以一種幽默(戲謔?)來面對自己的變性慾,赤裸裸的展現在他所身處的環境,亳不遮掩壓抑。另外在音樂的採用上是豐富而且用心,與劇情的進展相互契合,跟以往所看過類似題材的電影,在處理上有另一番不同的角度。


11/19 Prokofiev's Peter & Wolf 彼得與狼

一部精緻的偶動畫,雖然片長只有45分鐘,卻讓我感受到整部片在製作上的用心,全部片沒有一句台詞,只透過原曲「彼得與狼」貫穿整片,劇情氣氛與原曲相互鑲合,淺顯易懂,也難怪本屆金馬影展特別將這部片子開放兒童觀賞。


11/19 Shortbus 性愛巴士

大量的性愛場面其實是為了彌補故事人物心靈的空虛,他們在各式情感中尋找真正的慰藉與歸屬,縱使衝破了世俗標準又如何,拿掉遮羞布又如何,迷惑的依舊迷惑,超脫的依舊在高處訕笑。

於是歡笑是為了掩飾落寞,放蕩是為了強調不在乎,探索前要先迷惑,建設前需有破壞,複雜的關係是為了逃避面對單一時的無助。

我開始同情那些縱情肉慾而不能自己的人。


11/20 The Free Will 縱慾

觀眾與主角同樣深陷在被圈管的牢籠裡。

劇中主角使盡全力拉扯住心裡那頭性慾的猛獸,以至連笑都顯得壓抑,卻使得螢幕前的我看起來都不快樂。

整部片使我深陷一種壓抑的情緒,人的對白,四週環境吵雜聲,我不知道導演是否刻意不安插任何電影配樂,好讓觀眾完全沒有一絲絲從電影裡被抽離的縫隙,除非你從觀眾席站起來,以眾人注目之態瀟灑開門而去,不然,就得在這氛圍中跟著劇情隨著主角死去。

散場後的西門町,獨行無人街巷,深吐口氣,頓覺輕鬆不少。


11/21 Candy 迷幻甜心

因為厭倦了世界的轉動速度,所以我們成為毒蟲。

所以,地球變成了一台轉速不一的離心力機,時快時慢的風景,這一秒也許是湛藍晴空微風和煦的天堂勝境,下一秒也許是晦澀黑暗的赤色煉獄。但是不管在哪裡,我都要與你緊緊的擁吻,也惟有如此,才得以證明我真切的血肉與靈魂。


 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nkeyago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